[旅遊開箱] DJI Osmo Action 5 Pro 開箱評測
2024年9月,DJI 全新推出的運動相機 Osmo Action 5 Pro,以其強大的錄影功能和穩定表現再次吸引運動相機市場的目光。本文將帶來 Action 5 Pro 的完整開箱,詳細展示其設計與配件,並通過實測探討其錄影與拍照的畫質表現。此外,將其與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 GoPro 系列以及 iPhone 進行對比,深入分析這台運動相機。
20年前,GoPro推出市面上第一台運動相機,最初運動相機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專為極限運動愛好者設計。隨著時代發展,運動相機開始為了因應滑雪、潛水或是衝浪等各種場景,加入了防水、耐用等特性。但各大運動相機廠商知道,極限運動並非大眾,只在這個領域賺不了錢,因此漸漸把行銷策略轉向至日常拍攝、旅行紀錄,直到現在,仰賴運動相機的小巧輕便,許多大型YouTuber甚至將運動相機當作是出國旅遊的主力拍攝。因此,本文將從旅遊紀錄的角度切入,分析Action 5 Pro作為旅遊拍攝機的能力。
開箱
這次要開箱的是Action 5 Pro的標準套裝,實際上Action 5 Pro還有包含各種配件的套裝,但這些套裝其實就是基本套裝加上那些配件的價錢而已,買套裝沒有比較便宜,所以一般人就買標準套裝就可以了,如果日後有需要什麼配件再另外購買。
包裝盒背面,上面寫著這代Action的特色,包含了1/1.3光圈、人物居中、OLED、4小時長續航等等,中間則是內附的配件,稍後都會一一展示。
盒子打開後,主要就是Action 5 Pro本體以及1個裝有配件的白色盒子
拿出所有配件,這就是標準套裝的所有配件,左下角是保護殼,這個殼同時也有側邊的磁吸快拆卡槽
套裝內還附有一包貼紙
Action 5 Pro的正面,採用1.46英寸的螢幕,最大亮度可到800尼特,甚至比許多中階手機的螢幕還亮,在戶外使用完全沒問題。
上面是拍攝按鍵以及揚聲器
側邊電池艙與SD卡槽在一起,這個設計很好,因為SD卡與電池都不需要常常拿出來,傳輸檔案時,使用Type-C直接傳輸即可。但這一代有一個領先所有廠牌的功能,就是內建47GB的儲存空間,這個47GB大概可以錄製4k60、10 bit的影片大約80分鐘,給的算相當有誠意。
另一側就是開機鍵以及Type-C插孔這個Type-C孔可以快速充電以及快速傳輸資料具體充電速度以及時間稍後都會有詳細評測
底部是磁吸快拆卡槽,以及麥克風
將所有配件裝起來後的樣子,裝上殼後,可以發現側邊有一個快拆磁吸卡槽,此時就可以將底座吸在側邊,通常是用來拍攝直立畫面。
錄影設定
在錄影部分,Action 5 Pro提供4k(4:3和16:9)、2.7k(4:3和16:9)、1080P(16:9)供選擇,這邊會建議直接使用4k,沒理由買了一台能拍4k的畫質反而去選低畫素。至於4:3或16:9就看自己的需求,主要是16:9就是4:3的裁切後的大小,可以先錄4:3,之後依照需求裁切。
再來是增穩模式,Action 5 Pro有多種增穩模式,由於本身沒有雲台之類的物理防震,所以增穩都是採用畫面裁切的部分方式,依照裁切畫面的多寡,分為關閉、超強增穩(RS)、超強增穩+ (RS+)、地平校正(HB)、地平線增穩(HS),地平校正(HB)可以消除45度的傾斜,地平線增穩(HS)則可以到360度,這邊會建議採用超強增穩(RS+),原因有2點:裁切大小剛好會裁切到讓畫面看起來是線性,而不是超廣角常會造成的邊緣扭曲,另一個原因是再往上的增穩等級,包含地平校正以及地平線增穩,在環境光稍微暗一點的地方,畫面會有明顯抖動,因此建議將增穩模式開到超強增穩+ (RS+)。
其他還有要注意的就是錄影畫質設定,在錄影畫面中可以設定設彩從普通 8 bit、普通 10 bit、HLG 10 bit、D-Log M 10 bit,對於大部分的使用者來說,一律建議選擇 “普通 10 bit” 即可。在錄影設定的色彩設定旁邊,有一個增穩場景,當中可以選擇”運動”和”日常”,以下是這2個模式的比較影片
錄影設定:4k 60 10 bit 超強增穩+ (RS+) 運動 手持
錄影設定:4k 60 10 bit 超強增穩+ (RS+) 運動 手持
從以上2個影片可以看出,在室內有招牌的地方,或是傍晚至夜間,走在路上遇到招牌,都會有亮處抖動的問題,只有將增穩場景調成”運動”,才有辦法解決,這部分是其他評測比較沒寫到的。
超級夜景
超級夜景模式在最新更新的版本中最高可以錄到4K60 10 bit,但只能選擇16:9,沒有4:3,增穩模式只能到超強增穩+ (RS+),沒有地平線增穩。
Action 5 Pro將錄影的超級夜景作為獨立於錄影另一個模式,上面的錄影設定是:4k60 10 bit 超級夜景 運動,手持錄影,但實際上這一代的超級夜景並沒有想像中的靠譜,反而在比較暗的地方為了拉高亮度,會發生畫面抖動的現象,因此這邊會建議即使是在夜間,一樣使用一般錄影模式即可。
錄影實測
由以上分析可知,錄影設定最建議模式是:4k60,10 bit,超強增穩+ (RS+),運動,以下是透過這個模式在一些景點所做的實際錄製,錄製方式都是直接手持,沒有上任何穩定裝置。
場景1:滬尾礮臺
滬尾礮臺這個場景的重點在於:文字是否清晰,也就是在有遇到說明的告示牌時,錄製起來後,能否清晰地看清楚告示牌上的內容,除此之外,滬尾礮臺這個場景有許多室外以及室內交互切換,能夠及時測試光源足夠的地方以及幾乎沒有光源的地方,拍攝起來效果如何。從影片中可以發現,Action 5 Pro在亮處與暗處的切換,或是在拍攝文字方面,表現都相當不錯。
場景2:淡水紅毛城
淡水紅毛城這個場景大部分都在室內,以及戶外拍攝特色建築物,主要是在測試像是博物館之類的場景,從結果來看,Action 5 Pro的畫面真的還不錯。
除了以上2部測試影片,也可到本網站的YouTube頻道看其他使用Action 5 Pro拍攝影片
照片拍攝
Action 5 Pro本身也有拍攝照片的功能,首先先看規格,Action 5 Pro拍照模式能調的東西就不多了,照片解析度一律是7296 x 5472,也就是大約4000萬畫素,拍攝廣度大約等於iPhone的超廣角鏡頭。感光元件:1/1.3 英吋 CMOS,光圈:f/2.8。但要注意的是,Action 5 Pro的相機沒辦法像一般手機一樣自動對焦,他的對焦範圍在35公分至無限遠,也就是說,拍攝35公分內的東西就會模糊,基本上就是只能用來拍遠景。
在光線極為充足的地方,Action 5 Pro在拍照上不太會有問題
在光線稍微不足的地方,Action 5 Pro拍出來的照片會有一種霧霧的感覺,但憑藉高解析度,細節還算是有保留,但顏色感覺比較少
如果拍近一點的物體,以這張來看,幾乎就把Action 5 Pro相比於iPhone的拍照劣勢展現出來,首先,由於Action 5 Pro沒有自動對焦,拍攝出來的照片會很沒有立體感,其次是拍照沒有HDR(錄影有),所以只要不是大晴天,暗部處理的就不會很好
如果是飛機窗外的景,Action 5 Pro免強還能勝任,主要原因就在畫面中沒有需要明顯的景深效果
這張是傍晚時分的神戶,理論上Action 5 Pro在這種對焦距離無限遠的場景表現應該要不錯,但因為是傍晚,亮度不太夠,導致整個畫面呈現油畫感。
佔據容量、續航、充電速度與檔案傳輸
佔據容量
前面提到過最推薦的錄影模式是4k60Hz、10 bit、增穩場景:運動,在這樣的錄影設定下,錄製4:3的影片10分鐘,佔據容量為7.32GB,錄製16:9的影片10分鐘佔據5.66GB。所以以內建容量來看,可以錄製4:3影片65分鐘、16:9影片80分鐘。
續航
都以錄製10分鐘來看,4k60 10 bit 耗電9%,4k30 10 bit 耗電7%,4k30 夜景 耗電8%,簡單來說,不管是什麼模式,在充滿電的情況下,續航力都足以把內建容量錄製完。
充電速度
使用30W的充電器充電,從15%充到70%僅需16分鐘,使用20W充電的話,0~80%耗時約25分鐘,充電速度都非常快速。
檔案傳輸
要將Action 5 Pro錄製的影片拿出來,從了可以拔SD卡,或是透過Type-C孔傳輸到電腦,也可以使用DJI自己開發的程式DJI MIMO進行傳輸,實測一個8.2GB的影片,只花不到2分鐘就傳輸完成。傳輸的原理就是Action 5 Pro會變成一個Wi-Fi基地台讓手機連上,接著再透過Wi-FI訊號進行無線傳輸檔案,也因此傳輸速度非常快。
與GoPro 13 Black比較
GoPro作為運動相機界的始祖,與DJI一樣在2024年9月發表最新款運動相機GoPro 13 Black,許多人會在這2台相機之間做選擇,因此接下來就針對這2台相機的錄影以及拍照做比較
錄影
上面這部影片是使用GoPro 13 Black從基隆港參加海上導覽的影片
上面這部影片是使用Action 5 Pro從基隆港參加海上導覽的影片
以上2部影片主要是在對比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面對大幅度的晃動,2台相機表現得如何,這邊的晃動測試與走路的晃動不同,走路是持續高頻率且小幅晃動,這邊的搭船是大幅晃動但非高頻率,從上面2部影片來看,GoPro 13 Black與Action 5 Pro在光線充足的大白天,錄影效果差距不大,收音也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GoPro經常詬病會熱當,在當天連續錄製50分鐘,2台運動相機都沒有出現熱當,但可能是因為怕檔案太大處理不了,2台運動相機在長時間錄影都會做檔案裁切,GoPro雖然不會暫停錄影,但錄製50幾分鐘的影片會裁切成4個檔案,Action 5 Pro則是裁切成2個檔案。
使用Action 5 Pro在和平島公園手持錄影
使用GoPro 13 black在和平島公園手持錄影
以上2部影片是在和平島公園長時間手持錄影,與前面搭船的影片一樣,在光線充足的狀況下,基本上看不太出來差異,防震能力也差不太多,但色調上,Action 5 Pro看起來比較鮮艷,這部分就見仁見智。從影片中也可以發現,在光線充足的環境遇到暗處時,GoPro可以把暗處拍的比較亮,但噪點就會很多,Action 5 Pro則是躁點少,但暗處真的就比較暗。
從這部信二防空洞的影片就可以明顯看到GoPro的短處,也就是光線不足的地方,GoPro就會有明顯的抖動,這邊Action 5 Pro處理的就很好。
從室內錄影也能看出GoPro在光線不足的地方就會開始抖動
以上2部影片主要測試重點都在夜間拍攝,2相機在沒有日光的情況下,戶外拍攝效果,可以看到GoPro在許多場景幾乎是沒有畫面了,這主要原因還是在於GoPro的感光元件比Action 5 Pro小了不少,GoPro 13 Black是採用1/1.9英寸CMOS,Action 5 Pro前面有提到過是採用1/1.3 英吋 CMOS,也就是說Action 5 Pro的感光元件面積大約是GoPro 13 Black的2倍。
最後也放一些其他白天的片段,作為比較,正如前面所說,光線充足的環境,GoPro 13 Black和Action 5 Pro幾乎只差在色調,所以建議在這2台之間挑選的人,可以多看比較影片。所有比較影片前半部都是用GoPro 13 Black收音,後半部是用Action 5 Pro收音。
拍照
左圖為GoPro 13 Black 拍攝,右圖為Action 5 Pro拍攝。GoPro的拍攝解析度是5568×4872,也就是2700畫素,Action 5 Pro拍攝解析度是7296×5472,也就是4000萬畫素,從上面以及其他影片可以看出來,GoPro在天空的細節是比較正確的,Action 5 Pro則是稍微把天空抹平,雲的細節幾乎沒有,只有輪廓。
左圖為GoPro 13 Black 拍攝,右圖為Action 5 Pro拍攝。雖然在錄影方面,光線不足的地方Action 5 Pro可以說是完勝,但在拍照方面,GoPro在暗部處理比較好,看起來也比較亮。GoPro拍出來的照片是8:7,Action 5 Pro拍出來的照片是4:3。
一樣左圖為GoPro 13 Black 拍攝,右圖為Action 5 Pro拍攝。可以發現GoPro在高亮光壓制得滿好的,也因此前面室外的照片才能把天空中的雲拍的這麼清晰。
與iPhone比較
除了與同樣是運動相機的GoPro做比較,接下來將與iPhone 15 Pro Max比較,這邊對比的是iPhone的超廣角鏡頭,因為iPhone的超廣角鏡頭拍攝範圍與Action 5 Pro差不多。
錄影
以上2部影片是日間拍攝對比,在室外環境,可以發現iPhone在暗處處理較好,整體畫面也比較通透明亮。但都是要直接擺在一起才看得出來,分開看很難看出哪一台明顯比較好。2者的防手震效果都不錯,但Action 5 Pro略好一點。比較明顯的差異是收音,iPhone的收音算是比較乾淨,Action 5 Pro的環境音過多,如果要用Action錄製特定人聲,建議購買DJI的麥克風。
再來看到夜間錄影,iPhone的超廣角鏡頭錄影在夜間的防手震能力明顯下降不少,但畫面稍微好一點,像是路燈之類的高光都能有下壓制。上面這部影片的後半部,iPhone改用主鏡頭拍攝,畫面就明顯好了不少,但防手震能力還是輸Action。
拍照
左圖為iPhone 15 Pro Max的超廣角鏡頭拍攝,右圖為Action 5 Pro拍攝。可以發現Action 5 Pro由於暗處處理不好,導致雖然本身有4000萬畫素,但清晰度卻輸給只有1200萬畫素的iPhone 15 Pro Max超廣角鏡頭。
左圖為iPhone 15 Pro Max的超廣角鏡頭拍攝,右圖為Action 5 Pro拍攝。明顯可以看出iPhone的顏色鮮艷不少,而且也比較明亮,從左邊的樹也能發現,Action 5 Pro在暗處處理處理的弱勢又顯現出來了。
結論
回到最前面的開頭,本文針對Action 5 Pro評測的指標是它是否能夠擔綱旅遊用相機,從續航來看,Action 5 Pro的續航力令人驚艷,在一整天同時帶著Action以及GoPro的旅程中,GoPro大概換了2次電池才需要幫Action充電,一般人在旅途中,大多會在景點間移動的空檔幫設備充電,但這個方法在GoPro上基本上來不及,除了GoPro續航力不足,充電速度也遠低於Action。
錄影方面,在白天光線充足的環境,Action 5 Pro表現相當不錯,穩定度也很好,把走路造成的晃動降到最低,這些優勢與GoPro相差不多,不過面對光線充足的高亮處,也就是室外的天空,GoPro因為壓制的比較好,可以把雲完整拍出來。但在室內暗處或是夜間,GoPro就完全沒辦法了,雖然這本來就是運動相機的弱點,但Action 5 Pro在這一代對於夜間拍攝進步了不少,畫面完全可用。與iPhone相比,如果iPhone是使用主鏡頭,錄影畫面還是三者最好,但iPhone的主鏡頭廣度遠不如運動相機,超廣角鏡頭的廣度才會與運動相機差不多,這樣的話,白天環境iPhone的錄影會比Action還好,夜間則是Action憑藉穩定度(晃動較少)而獲勝。
拍照方面,雖然Action 5 Pro主打4000萬畫素的拍攝,而GoPro也有2700萬畫素,但是Action 5 Pro敗在拍攝照片時,暗處處理完全不行,導致拍攝效果輸給GoPro,甚至清晰度都輸給畫素只有近四分之一的iPhone。
所以根據以上所有評測,出外旅遊最佳的搭配應該是將錄影與拍照做分工,拍照交給手機,錄影交給Action 5 Pro,縱觀目前手機市場,拍照能力要輸給Action 5 Pro應該不太容易。但在錄影方面,Action 5 Pro與iPhone相差不大,但使用Action錄影有其他好處,包含了iPhone在錄影時機身會非常燙,而且也很耗電,而Action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長時間錄影機身都不太會發熱,唯一的劣勢就是只有一顆無法變焦的鏡頭,所以還是需要搭配手機來做使用。除了以上的評測影片,如果還想看更多Action 5 Pro的拍攝畫面,可以到本網站的YouTube頻道上查看,大部分時間較長的影片都是使用Action 5 Pro拍攝,只有少部分使用iPhone。